一、DSS造模发展历程
目前有多种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研究炎症性肠炎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,IBD)的病因、发病机制及测试新开发药物药效等,尤其以葡聚糖硫酸钠盐(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,DSS MW:36000~50000)结肠炎(ulcerative colitis,UC)模型应用最广。
二、DSS 构建的UC模型特点
通过给予动物自由饮用不同浓度的DSS(MW:36000~50000)水溶液,根据用药时间及用药周期可制成急性和慢性两种结肠炎模型。该模型症状表现与人类UC极为相似,主要表现为腹泻、黏液样便、粪便潜血、肉眼血便、重量减轻、活动度减少,毛色变差等。
三、DSS UC模型构建实例
1、小鼠造模
1)BALB/c小鼠,雌,6-8周,25 g;
2)用无菌水配置3% DSS饮用水,然后用0.22 μm的滤膜过滤;
3)给小鼠连续饮用7天,HE染色;
4)实验结果:小鼠的组织水肿充血,有明显的炎症现象。
五、如何评价造模是否成功?
1、疾病活跃指数评分(Disease Activity Index, DAI score)
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打分,分别为体重、粪便粘稠度、粪便潜血等指标,DAI评分为三个指标之和。
2、组织学变化评分
组织学变化评分为上述各指标之和,在急性结肠炎模型中淋巴结形成不做评分。组织学分析的标准方法为HE染色。
3、结肠长度
急性结肠炎模型中,第8天可检测到结肠长度缩短;慢性结肠炎模型中,结肠长度缩短更加明显。
4、总结
DSS 动物模型构建应先进行预实验,摸索建模条件,建议预实验每组样本8-10只,并设立对照组。通常出现体重减轻、稀便、腹泻、血便或粪便潜血、溃疡可视为DSS药物有效,造模成功。